“商中间、末尾有0的除法”教学反思

更新时间:2023-02-17 13:41:17
“商中间、末尾有0的除法”教学反思

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,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,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,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“商中间、末尾有0的除法”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“商中间、末尾有0的除法”教学反思1

在教学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》时,我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,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,在这里我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、组织者、合作者的作用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:

1、学习内容来自生活。

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,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,可使学生更有效。因为,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,符合学生心理特征,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。例如,在新课开始时,我创设生活情境,这样可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。使学生在积极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,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。

2、学习需求来自学生。

在教学时,我能够不拘泥于教材,敢于跳出教材,辨证地使用教材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、下功夫。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,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,便于学生比较;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,此时我不直接告诉,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,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,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(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),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。

3、学习过程重视体验

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。在教学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》时,学生在试一试、辩一辩、算一算等过程中,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、 ……此处隐藏5801个字……。现在我正尝试着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来改革教学。现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“商中间、末尾有零除法”为例,简述如下:

这段教材,照原来的教法是:先教学商中间有零的,再教学商末尾有零的,然后教学商中间、末尾都有零的。表面看来这样安排有一定的层次性,但教学时间要花6课,单项练习时正确率虽然还可以,而学到后来,不少学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。现在,我改用“整体原理”指导教学设计:从除法试商的整体出发,它的基本原理是“反馈调节”,就是:初商太大就把商调小一点,反之,初商太小就调大一点。就这段教材来说,如果商1还太大(不够商1),那就要把商调小一点,比1小的商是0,也可以说“用0占位”。这样,知识点统一,过渡自然,2个课时就够了。教学效果高于以前的教法。

我的具体做法,简要地说就是:

一、复习

(1)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的运算法则

(2)判断下列各题商是几位数。

二、新课

1、尝试练习

学生独立试算,然后验算,反馈并讨论,得出:

(1)根据试商的方法:商太大了就改小一点,如商1还太大,就改商比1小的0(学生语),即“不够商1,就用0来占位”(课本中语,教师语)。

(2)“2100÷3”的演算过程:

2、自学课本上的例题下的做一做,在小组内集体订正。

三、练习

计算“做一做”的4道题。(下略)

通过教学实践,再回过头看,结论是:正确认识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并用以指导教学设计,对于优化课堂教学,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效果。

评析:

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思考,不断探索,才能不断进步,才能从“教书匠”到“教师”!

《“商中间、末尾有0的除法”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