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集合14篇

更新时间:2023-04-13 02:13:08
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集合14篇

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,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,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,写写读后感了。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  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 篇1

整整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,才终于把这本厚厚的《爱的教育》读完了。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,那就是——爱。

《爱的教育》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本书。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——安利柯的日记,来反映了同学们之间互相关心,互相帮助的校园生活。书文字简单朴实,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,但是,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,却让人感动不已。

在五月的日记中--——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。书中讲到了意大利13岁的马可尔的父母因欠外债,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当佣人.妈妈刚离开时,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系。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,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。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。收不到妈妈的信,家里更冷请了。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,马可尔思念妈妈都想出病了。终于,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。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他一定能成功。准备好了一切,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。途中,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,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,不知过了多长时间,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,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已失去生存希望的妈妈。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,在医生的帮助下,妈妈被救了,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……读到这里,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。再想想自己。和 ……此处隐藏9284个字……美无暇。

  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 篇14

最近,我读了一本书,他的名字叫做《爱的教育》,为什么要叫爱的教育呢?因为爱打开了人们的心扉,是爱让世界更美好,爱改变了许多坏小孩。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学生视角,写他在一学期里的故事。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,娓娓记叙师生之情、父子之情以及朋友之谊,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,讴歌爱祖国、爱社会的精神。

在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卡罗内,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呢,因为他助人为乐,保护弱小的人。他最令我感动的是小刀割破了他的手指,深得连骨头都流露出来了,他也在坚持忍痛也不愿意告诉家长,因为家长会担心呀!这一点,有几个人做到了,一般人的话早就在父母面前说:“妈妈,好痛呀……”他只要看到大孩子欺负小孩子,心中的怒火就来了,一下子就跑了过去,不管输赢,他都不在乎,他只知道这一点:保护弱小也是一种美德。

我最讨厌的人是弗朗蒂,因为他那别人的伤心来取乐,欺负弱小的人,上课不认真听讲,还特别狡猾,有一次他把老师惹急了,老师连拖再拖才把他拖到了校长室里,他被赶出了学堂,后来,他妈妈来了,那副摸样:脸色苍白穿的很不好。来到了校长室给他儿子求情,校长最终答应了他。等弗朗蒂回去的时候,他妈妈已经泪流满面了。所以弗朗蒂太讨厌了,千万不能学她那种德行,要以德罗西为榜样,学习他那种善良、善于思考、用功读书的品质。

《爱的教育》里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事,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助人为乐、保护弱小、知错就改、善良、用功……他是一本好书,他最主要的地方在于爱,学生之间的友谊之情,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心爱、尊重爱、父母之间和孩子之间的父爱如山、母爱如海。对祖国的爱国之情,这些都是爱,所以我们要用爱洒满人间,让美好的世界充满爱。

《《爱的教育》读后感集合14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